幼儿园迷宫的教案

时间:2024-04-13 12:26:11
幼儿园迷宫的教案

幼儿园迷宫的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迷宫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迷宫的教案1

活动目标:

1、认识并知道交通信号灯与标志的含义。

2、了解常见的交通规则。

3、通过游戏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学习单、挂图、VCD、大纸箱、轮胎、标志、泡棉垫、锦旗与各种障碍物、有关安全标志及相关图片、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师生共同进行"马路历险"游戏。

(1)准备大纸箱,分组制作大纸箱汽车数辆。

利用教师现有的设备,在地上摆设障碍与穿越的路线,形成一个有马路、人行道及其他设施的小小社区。

(2)将幼儿分成两组,有人开纸箱汽车,有人当行人等。

"马路历险"游戏关卡:

第一关,跨越轮胎。

第二关,按照标志指示前进。

第三关,说出通关密语,如:红灯停、绿灯行等。

第四关,钻过泡棉垫组合成的障碍物;

第五关,开车的人要礼让行人。

第六关,到达目的地拔一面锦旗,再回起点,插上锦旗,换另一组幼儿继续游戏。

(3)活动中无法达成闯关、拿不到锦旗的幼儿则中途出局。

(4)待各队幼儿都完成闯关后,获得锦旗最多的那一组为获胜组。

2、引起幼儿回忆,导入课题。

(1)教师:过马路时应该从上面地方走?

幼儿自由进行讨论。

(2)教师:人行横道线是由一条条横线组成的,人们从远处就能很清楚地看到白色的人行横道线,知道要从那儿过马路。

3、教师示范讲解。

(1)教师出示幼儿用书:玲玲和明明要过马路,我们来告诉他们应该从上面地方走吧!

(2)教师进行示范:在左、右边各画一条竖线。

教师从左边的竖线开始画横线,画出的横线与右边的竖线相连接,注意画的横线不能超出竖线。

(3)请个别幼儿尝试画人行横道线。

(4)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尽可能将横道线画直画均匀。有兴趣的幼儿添画马路上的.车辆及行人。

(5)引导幼儿观察标志上的图案是什么形状的?用了哪几种颜色?

(6)引导幼儿在纸上上画出标志。

4、师生讨论与交流。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标志的画法及意义。

幼儿园迷宫的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会整体观察,能按照路线规则走水果迷宫。

2.探索不同的路线,并尝试设计有规律的路线。

3.体验迷宫游戏的乐趣,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迷宫图 各种水果图片 空白迷宫图 课件 水彩笔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重温走迷宫经验。

师:水果王国准备举办水果节。要进入水果王国,必须要走过一座迷宫。你们走过迷宫吗?你是怎么走的?

小结:不管什么样的迷宫,都有进口、出口和一定的路线规则。

2.幼儿探索,初步感知按路线规则走水果迷宫。

(1)出示水果迷宫图,观察、讨论进口,出口、路线规则。

(2)初步尝试按规则走水果迷宫。

(3)交流走水果迷宫的方法。

小结:迷宫图拿到手,先找进口和出口。按照路线规则走,就能顺利到出口。

3.再次操作,进一步探索迷宫不同的走法。

(1)交代操作要求:根据路线规则,比一比,看谁找到的路线多。

(2)幼儿操作。

(3)交流展示。

小结:原来在水果迷宫里,同样的'进口和出口,按照同样的路线规则,可以有不一样的走法。

4.拓展思维,尝试自己设计迷宫路线图。

(1)提出挑战——设计路线图。

(2)幼儿自主设计。

(3)展示、检查交流。

(4)感受迷宫的结构组成。

活动延伸:把水果迷宫补充完整,请好朋友走一走我们设计的水果迷宫!

幼儿园迷宫的教案3

活动目标

1. 喜欢走迷宫体会成功的喜悦。

2. 掌握走迷宫的一般方法,学会检查。

3. 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 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幼儿会认读数字1------7.2.幼儿用书,不同大的迷宫图各一张

活动准备

1.让幼儿复习数数

2.将幼儿进行分组

活动过程

一.感知了解

.接示课题。引发兴趣

< 二.>.引导幼儿复习了解走迷宫的方法

1.出示迷宫图,让幼儿感受迷宫的结构,让幼儿数一下一共有几条路

2.请幼儿上来先找一下入口和出口,再试着走迷宫

3.老师在幼儿尝试的过程中启发幼儿了解走数字迷宫的要求

4.带领幼儿分析遇到岔路口高如何进行选择

5.根据方法检查幼儿是否走正确

,分组操作

1教师介绍不同的迷宫图让幼儿根据兴趣进行选择。老师讲解活动内容和玩法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能力较差的小组

二.交流归纳

1.展示结果,小组间相互交流检查

2.展示个别幼儿的作业。

3.集体讨论修正

三.讨论归纳走迷宫的方法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孩子们都以极高的兴趣在进行参与,通过活动幼儿能较好的掌握走迷宫的一般方法,并且能正确的找到路线,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有极大的自由操作的空间和时间,并且在此过程中组内成员间学会了互相交流讨论在此过程中孩子们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功感,空间智能也得到了提高。

如果在重新上这节课,我会让孩子们尝试自己设计迷宫在和孩子们一起搭建迷宫并且培养幼儿学会检查。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的有意注意时间很短,这节课是走迷宫,它能有效的提高幼儿的有意注意和对空间的`把握,帮助幼儿学会整体观察和思考,并在游戏活动中学会互相帮助以及勇于挑战的品质,在以前的数学课中我班幼儿也进行过走迷宫的活动但是孩子们的能力差距很大很多幼儿在活动进行中不知不觉就迷路了有的孩子差不多每条路都试走完才能找到正确的路线,在此过程中一部分幼儿会失去耐心。今天 ……此处隐藏11473个字……回来的小动物能把小兔子救出来吗?为什么?大灰狼爱吃小兔子,是什么动物?你还知道哪些是食肉动物?食草动物能把小兔子救出来吗?

3、寻找小秘密到底谁能救小兔子呢?秘密就藏在食草动物家中,只要你找到食草动物的家,就能找出小秘密,看见食肉动物,要赶快躲开,否则里面凶猛的'食肉动物会吃掉我们。小朋友更要小心凶恶的大灰狼,他肚子饿极了,正在找吃的呢,如果你碰到大灰狼,要马上躲到食草动物的家中,这样大灰狼就不可以抓到我们了,找到一个秘密后,一有机会赶快从出口跑出来,看到底是什么秘密。

4、营救小白兔(找到秘密后)小朋友终于找到了小秘密,我们来看看是谁能救出小兔子。哦,是大象啊。你们想不想也和大象一起去救小兔子呢?那好,大象施展魔法,我们身上都有了大象的力气,看见大灰狼,就可以赶跑它了,我们一起去迷宫中营救小兔子吧。

5、为下一次活动布置任务,再次熟悉迷宫小兔子救出来了,高不高兴?小兔子在迷宫中饿了好长时间了,我们给它种胡萝卜吧,要把胡萝卜种到最隐蔽的地方,防止害虫吃掉。走,种萝卜啦!

幼儿园迷宫的教案15

活动目标:

1、 尝试运用"目测数群,接着数"的方法进行数数,并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2、 积极参与数活动,愿意与同伴分享数数经验。

3、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 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幼儿操作材料、迷宫树林、五角星等。

活动过程:

一、懒羊羊VS暖羊羊。

--探索发现新的数数方法。

1、鼓励幼儿看清楚,数正确,并比较多少。

●重点关注:幼儿是否能尝试不同的数数方法。

2、观察并理解懒羊羊的数数方法,鼓励幼儿表述这种方法。

3、数一数暖羊羊种的树。

过渡语:发现了吗?这是一种新的数数方法,愿意试试用这种方法去数一数其它羊羊种的小树和小花吗?比一比谁种得多,谁种得少。

二、喜羊羊VS沸羊羊、美羊羊VS村长。

--借助圈一圈、点一点,用目测数群,接着数的方法进行比多少。

1、鼓励幼儿观察画面,尝试圈出一部分,接着数完全部。(个别幼儿操作)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了解幼儿的数数方法。

3、分享并验证。

小结语:刚才我们用了先圈出一部分,再接着这个数字一棵一棵数完全部,你们真厉害,学会了一种新的数数方法,为自己鼓鼓掌。

三、为迷宫树林贴标记。

--积极参与活动,运用目测数群,接着数数的方法比较多少。

1、村长觉得我们都非常厉害,想让我们帮个忙,你们愿意吗?(交代任务)

2、幼儿自由操作,数一数、贴标签。

●重点关注:了解幼儿数数的方法,能否根据树的排列方式及不同特征进行目测一部分并接着数。

3、交流验证,明确树林迷宫的安全路线。

四、游戏--穿越迷宫树林。

活动反思:

一、活动前的预设--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来确定内容、制定目标。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班幼儿数领域的目标之一:能通过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通过了解中班幼儿书经验以后,我发现孩子们都能运用手口一致点数的方法数清10以内的物体,并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但凡能数清出物体数量的,基本就能比出物体的多少。也就是说,其实比多少不是问题,关键如何是怎样数数大有学问。数数包括手口一致点数、封闭式数数(其实封闭式数数是特殊的手口一致数数)、目测数群、接着数等等方法。那么就目前中班孩子的数数经验,该如何提升和拓展呢?

徐苗郎的《幼儿园数学活动模式》中,详细介绍了中班幼儿应当习得的数数方法之一--目测数群,接着往下数。这一内容,往往是教师比较容易忽视的,也是幼儿较难自主发现和自主习得的经验。因此我决定就选择这一内容来预设本次活动。也很快制定了活动的主流目标:尝试运用"目测数群,接着数"的方法进行数数,并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通过本次活动一方面能提高幼儿的目测能力,初步习得一种新的数数方法;另一方面是为幼儿初步形成按类数数、按群计数的意识,从而为大班学习数的组成、加法等做铺垫。

我的体会:不要为选材而疯狂,要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来预设活动,手上有指南、心中有孩子,选材其实并不是问题。要把握住的应是活动的价值,而不应一味追求选材的亮点。

二、活动中的组织--关注幼儿的学习方式去读懂孩子、反思教学。

1、在操作中学习。

数活动中适宜的操作材料,是幼儿习得数经验的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本次活动中第一次操作,是给幼儿人手一份材料,让幼儿圈一圈、数一数,这样的方式可以直观地支持幼儿先数一部分,再接着往下数。一方面支持了幼儿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让幼儿的思维看得见。我们可以看到,操作材料是相同的,但是孩子圈的方法是不同的,说明不同的幼儿目测数群的视角是不同的。另外,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能力强的幼儿是有目的地圈的,他的圈,是基于目测基础上的。而能力弱的孩子,在今天第一次集体教学中,他的圈也许还是没有目的的,他的数数也还是会由于习惯而从1开始数的。这就是孩子的能力差异,教师不但要接受这样的差异,更是应思考如何回应这样的差异。

有两种解决的途径:

(1)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可以让他们先行一步,积累一些相关的经验,再来参与集体学习,确保他的集体学习更有效。

(2)对于能力弱的孩子,在接下去的个别化学习中,教师要加强关注。

2、在分享中学习。

本次活动中,集中安排了两次幼儿的交流分享。是想让幼儿把自己的思维过程除了表征以外还能表达出来,也能让同伴得以分享。上来分享方法的孩子,其实我发现,有的孩子尽管前面操作的时候数过了,但是上来呢,还是会有些犹豫和等待的现象,说明孩子前面的数是没有意识去记忆的,所以上来以后呢,还得重新目测一次,能力强的孩子重新目测所用的时间少,而能力较弱的孩子,我们发现他还需要一次新的探索,所以交流会显得有些拖沓。但是不管怎么样,我还是想通过集体交流分享的环节,给予更多的孩子上来介绍自己数数方法的机会,一方面,孩子锻炼了胆量,另一方面是想让孩子们渐渐学会倾听并分享来自同伴的不同方法,这也是一种学习,这种学习是基于操作以后的间接学习。

三、活动后的跟进--基于幼儿的目标达成来延伸活动。

从今天的活动目标达成来看,绝大部分幼儿能尝试用目测数群,接着数的方法来进行数数了,但是,孩子们由于长期习惯于手口一致点数,因此,还有一些幼儿在运用新的数数方法时还是无意识的,需要教师的语言、动作来暗示。因此,要在个别化学习中需要马上跟进操作材料,确保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进一步发展目测能力,熟练这一数数方法,并能发现这是一种能帮助自己数得更快的办法。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个别化的数数经验,再一次预设集体教学,提供操作及分享的机会,进一步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幼儿园迷宫的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