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活动方案模板锦集10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动方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方案 篇1一、班会目的:
通过开展以“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为主题的安全知识教育班会,增强班内学生的安全意识,能懂会用一些基本常用到的校内外的安全知识,达到积极预防危险的发生并提高学生基本自我保护的能力。
二、活动内容:
1、十多种常用安全标志的图片的巩固学习。
2、利用贴近学生校内生活安全方面的儿歌《安全歌》进行学习。
3、齐做安全知识的选择题。
三、活动准备:
1、收集适合学生特点的一些安全标志图片并打印部分图片。
2、改编贴近学生实际的《安全歌》,收集有关交通、消防、校内外安全自护的知识作为选择题内容。
四、活动过程
1、师生问好并组织活动纪律,让班内学生明确本节班会的主题,让学生在生活中懂得珍惜爱护自己宝贵的生命,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接下来师引领学生回忆巩固五一前夕了解过的一些关于安全标志的图片,师问生答。
2、利用喜闻乐见的儿歌引领学生学习,(儿歌内容:同学们要记牢,安全事很重要。教室内不打闹,电线类你别靠。走廊里勿玩耍,不乱扔不吵闹。上下楼别拥挤,大让小要懂礼。集合时莫推挤,快静齐记心上。陌生人不要理,遇坏人报案去。有火灾一一九,有盗情一一零。安全歌人人记,都平安大家乐!教师读并逐句讲解,后师领生读并要求生背诵。
3、师领生做选择题
(1)关于楼梯安全,下面哪些行为是错误的?①上下楼梯时,靠右侧行走。②下课的时候和同学坐在楼梯台阶上打闹。③玩上下楼梯游戏。
(2)如果你在学校里看见许多同学挤成一团,你应该怎么做?①赶紧挤进去看看出了什么事。②招呼同学去看热闹。③情况危险,立刻报告老师。
(3)下课了,下面的哪些游戏容易造成意外伤害?①在操场上和同学一起跳绳、踢键子。②在校园攀爬树木比谁爬的高。
(4)打扫教室卫生时,下面哪些行为可能很危险?①身子探出窗外擦玻璃。②用抹布擦桌凳。
(5)遇到交通事故应该拨打的电话是:①122②114③119
(6)7岁的小丽在大街上和爸爸妈妈走散了,你觉得她应该怎样做?①找马路上的警察叔叔帮忙②跟一个自己称认识她妈妈的阿姨,一起去找父母。
(7)小刚经常欺负小明,还不许小明告诉别人。小明该怎样做?①向父母、老师、同学寻求帮助。②找机会狠狠报复小刚。
(8)在学校不允许带哪些东西①橡皮②剪刀、火柴、弹簧刀③文具盒
(9)路口交通信号灯灯亮时,准许车辆和行人通行,灯亮时,不准车辆和行人通行。①红灯绿灯②绿灯红灯
(10)班内有个同学因生病在吃药,药片花花绿绿很好看,班上同学可不可以随便吃?①可以②不可以
教师总结: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掌握了一些安全防护知识,上下楼梯请不要拥挤,文明谦让,靠右行走!遇到陌生人,我们不能随便跟他走,遇坏人要拨打110,遇火灾拨打119电话,药片不能随便服等等安全知识,由于在座的同学积极表现,使这次主题班会开得很有意义,很成功,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让安全系着你、我、他;愿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充满阳光和鲜花;愿平安永远着伴随我们大家!谢谢同学们!
活动方案 篇2一、 活动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大沥重视环境优化与保护,在发展高端商业的同时着力建设美丽大沥、文明大沥。环卫工人作为城市环境卫生保洁的重要基层人员,对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保护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环卫工人承受着高强度的工作,工作环境艰苦,为美化城市付出了巨大的辛勤劳力。
我会举办“环城爱 心同在”环卫工人探访活动,旨在关心慰问大沥环卫工人,令社会广大群众,尤其青少年关注环卫工人这一社会群体,并体会其困苦的工作与生活情况,激发大沥群众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此次活动,环卫工人更真切地感受到大沥对其的关怀,社会群众更深切地交接环卫工人,从而进一步实现“温情大沥”的建设,促使大沥群众相互关爱、和谐共融。
二、 活动地点: 大沥镇西区部分社区
三、 活动对象:大沥镇西区社会管理处应届高三毕业生、本(专)科在校大学生志愿者、大沥镇西区辖区内环卫工人5~6人
四、 活动安排:
(一) 活动流程
1) 活动前工作人员联系社区确定探访环卫工人名单,同时确定与受访环卫工人人数相同的社区代表共同参与活动。
2) 确定受访环卫工人名单后,由社区工作人员联系受访环卫工人,询问其一个心愿,如希望得到一台电风扇。在探访时志愿者将酌力实现环卫工人的愿望。
3) 参加活动志愿者分为5组,到达相应社区后与社区代表集合,共同探访环卫工人。
4) 探访时志愿者与环卫工人聊天说话,了解环卫工人的生活状况与工作情况,分享个人的生活经历。
五、注意事项
1) 参加活动的人员,需穿统一的义工服。
2) 活动志愿者要考虑环卫工人的立场,热情待人的同时注意说话的用词与语气。
活动方案 篇3一、活动背景
图书漂流,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阅读过的书,贴上特定的标签,放在公共场所,捡获此书的人可随意取走阅读,阅毕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或转给下一位漂友阅读,这样层层传递,让书籍不断漂流下去。没有借书证,不需支付押金,没有借阅期限。让每一本好书与大家共享,让“知识因不断传递而美丽”。
二、活动目的、意义
分享藏书,播撒书香,传递文化,让书籍在流动中发挥作用,掀起读书热潮。
三、活动时间
XX年6月——XX年10月
四、活动对象
公司全体团员
五、图书漂流活动规则
(1)每人每次限领取一本漂流书,要爱护书籍,精心保管,遵守漂流活动规则。
(2)阅读过漂流图书的团员,须在图书后的《漂流图书登记表》上记录读书日期、姓名及阅读感言。
(3)图书放漂后,可自行“转漂”(将已经读完的书传给下一位,让其继续漂流下去或放回漂流站(员工书屋)换取其他图书)。
(4)漂友团(团员)可以自行“求漂”(对任意一本图书发出漂流请求),掀起和谐友善的读书热潮。
六、活动流程
1.活动宣传,图书收集、整理(6月15日——6月20日)
(1)公布活动方案、网上宣传:神农米业共青团博客
(2)漂流图书 ……此处隐藏3934个字……一轮未答出者开始继续进行比赛。比赛共进行两轮。
注:所有比赛的前三名如出现相同分数,则依比赛规则进行加时赛。
裁判员及参赛选手的报名现在就开始啦~大家可以到各部门文员处登记报名,最终获胜的参赛人员将获得
一等奖:30元礼包
二等奖:25元礼包
三等奖:20元礼包
裁判奖:15元礼包
参与奖:小礼品
以下为各部门需报名参加的最低人数,同一个人可以报两个项目。
销售部:3人 售后部:6人
市场部:1人 客服部:3人
人事行政部:2人 财务部:2人
活动方案 篇10设计思路
数的“分解与组合”是大班阶段幼儿必须积累的一个认知点,掌握了该经验,能为幼儿后续学习“数运算”积累经验。然而,数学学科“高度的抽象性”和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使得这一阶段的幼儿在学习和理解这一内容时,往往采用单一、机械的“死记硬背”方式。通常幼儿能迅速并流利地背诵10以内数的组合方法,比如:5可以分成2和3,还可以分成1和4;6可以分成3和3,还可以分成1和5……但他们对于每个数字所代表的真正含义并不理解。同时,“死记硬背”的方式还容易造成幼儿的“思维定势”,使幼儿错误地认为数的“分解与组合”就是把“某数”分成两部分。
数的“分解与组合”是指:一定数量的物体可以分成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又可以合成一个整体。也就是说,一定的数量既可以分成两部分,也可以拆分成多个部分。比如:数量5既可以拆分为1和4,也可以拆分为2、2、1或1、1、2、1……
我们知道: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游戏又是幼儿园基本的活动形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数学认知”的目标1为:“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目标2为:“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要求”……那么,生活和游戏中的哪些问题需要应用到数的“分解与组合”这一经验呢?
基于以上思考,我设计了“种花生”的游戏,通过幼儿不同的“种花生”方式,引发他们围绕“怎么种?”“怎样才能让自己赢得更多的花生地?”等问题展开思考、讨论并实践,促使幼儿运用已经积累的有关数的“分解与组合”经验,来解决“种花生”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整个活动贯穿“种花生”的游戏情景,让幼儿在“种花生”的过程中,理解规则、获得智慧、体验乐趣。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数的“分解与组合”经验解决游戏情景中的问题,体验5以内数的多种分合方法。
2.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仿真塑料花生、双色小圈若干。
2.6面骰子1只(备注:骰子上6个面的点子分别是5、5、5、3、3、2)。
3.3块“花生地”(卡纸底座)。
4.白色磁性板、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初次体验“种花生”游戏
(目的:学习用分解与组合的方法开展“种花生”游戏。)
1.交代玩法
(出示“种花生”的材料。)
(1)观察材料,猜测“种花生”游戏的玩法。
提问:你觉得可以怎么玩“种花生”的游戏?
(教学提示:鼓励幼儿仔细观察材料,并根据材料所提供的“线索”,大胆猜测玩法。这是教师有目的的行为,它既能帮助幼儿了解玩法,同时又能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即“猜刀需要根据“线索”,而不能异想天开地胡乱猜测。)
(2)汇总幼儿的方法,宣布“种花生”的玩法。
*玩法:请小朋友掷骰子并根据骰子上点子的数量取花生、种花生,每块地里只能播种4颗花生,满4颗花生后就用“圈”把花生围起来表示完成播种:如果花生的数量超过4颗,必须重新播种。
*追问:如果不满4颗花生怎么办?(接着再播种……)
*追问:明白了吗?有没有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每块地只能种4颗花生,如果点子数是5,怎么种?)
(3)围绕问题,师生共同讨论。
(4)讨论后归纳:根据点子数量取花生,可将花生全部种在一块地里,也可以将花生分一分,分别种在2块、3块或者更多的“花生地”里,但每块地里的花生数量不能超过4颗。
(教学提示:教师追问后,要给予幼儿思考的空间;如果该环节幼儿提出此问题,可以引发幼儿讨论;反之,如果幼儿没发现问题,则让幼儿先游戏,切忌教师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解答。)
2.幼儿尝试播种
(目的:尝试运用数的“分解与组合”经验“种花生”,初步理解游戏规则。)
(1)幼儿轮流掷骰子,根据骰子上显示的点子数量取花生、种花生。
(2)教师在磁性板上及时记录幼儿各种“种花生”的方法。
*重点观察:幼儿能否根据骰子上显示的点子数量正确取花生。当点子数量超过4或不满4时,幼儿如何播种花生(如何拆分)?
*重点提问:骰子掷出5,取出5颗花生该怎么种?能种满几块花生地?你觉得掷一个几就能种满2块地?
(3)归纳:原来想要快点种花生是有好办法的,可以将取到的花生分开来,再与花生地里的花生数量配起来,这样就能很快完成任务。
【设计意图:该环节主要让幼儿通过“种花生”初步体验游戏玩法和规则,运用已有的数的“分解与组合”经验,并根据需要将得到的“花生”分一分,如可以将5颗花生分成2颗、3颗播种在2块地里,也可以将5颗花生分成3颗、2颗、1颗播种在3块地里……】
二、比比哪队种得快
(目的:运用分解与组合的方法,开展“种花生”的竞赛。)
1.交代玩法
(出示花生地,幼儿分两组玩“种花生”的游戏。)
*玩法:幼儿分成红黄两队,轮流派队员掷骰子,并根据骰子上点子的数量取花生、种花生(具体玩法同前),最后比比哪一队先完成播种即为胜利。
2.重点提问
你觉得掷一次几就能种满2块地(或3块地)?你想取几粒花生,能种满几块地?取同样颗数的花生,有没有不同的种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种得多?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比比哪队种得快”的竞赛游戏,鼓励幼儿运用分解与组合的方法,解决“如何种得多”的问题。目的是让幼儿将学到的方法进行运用和体验,推动幼儿从无意识的学习到有意识的学习,让幼儿智慧地游戏。】
三、活动延伸
(目的:提出问题,引发幼儿进一步思考。)
1.出示花生地。
2.提问:只有5颗花生,能不能一下子种满2块、3块甚至更多块花生地呢?
【设计意图:集体活动对幼儿是否有价值,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对幼儿“是否有挑战”。该部分提出了“只有5颗花生,能不能一下子种满2块、3块甚至更多块花生地”的问题,目的是引发幼儿进一步思考,有效地刺激、挑战幼儿的观察、分析、概括以及动手尝试解决问题等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游戏的乐趣,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